展览前言

无法VS山寨当下,山寨在中国的文化艺术与意识形态领域已然是个明晃晃的问题。咸鱼翻身的山寨文化,似乎不仅仅是一种盗版文化,而且是浸润着欠发达社会因地制宜、随机应变等各式各样应对策略的一种改良版文化。

它首要的目的是追求自我文化的呼吸和存活,以最便捷、最有性价比的方式满足所在地公众不断增长物质和精神需求。山寨文化所提供的,其实就是对人之基本欲求的满足。当下,确乎是一个欧美当代艺术步入创意趋同化的时期,子弹正要打光,却又正值后发展国家经济崛起、文化软实力迅速提升的当口。欧美下课了,该轮到我们自己出场了,但我们是否已经做回我们自己?然而,中国当代艺术是改革开放30年的产物。

而在欧美眼中,“中国”成为一个标签和LOGO,其实既突出了当代艺术在中国的某种特殊性,又演示了妖魔化的戏法。譬如中国热、市场泡沫,再譬如模仿、抄袭行为和过时的“创新”思路和行为。中国当代艺术对个体艺术家而言,又是一个集体的紧箍咒。只会带来诸如中国身份焦虑、地缘政治焦虑、意识形态焦虑和异国情调焦虑等四种挥之不去的阴影,而难以彰显个体艺术家独具个性风采的艺术魅力。山寨能否去掉盗版文化恶名的拖累,而获得一种文化改造的经验和精神升华?抑或只求一种山寨式逍遥,才叫痛快?


顾振清写于草场地的春天

现场图